<念奴娇〉苏轼写的哪儿才是正确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9:59:27
念奴娇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
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首词作于黄洲贬所,他刚从监狱出来,事业无成,政治失意,遥思古人的功业,对比自己的落拓,不免有些早生华发,人间如梦的慨叹.但这是壮志未酬的感慨,不纯是消极的,词中对赤壁景色的描绘,对英雄人物的刻画,壮丽雄浑,有着强烈的感人的力量.

念奴为唐玄宗天宝年间一著名歌妓,因念奴音色绝妙,玄宗时常诏见命歌,曲名本此。
词牌名的《念奴娇》出自人名,念奴娇,念奴是唐天宝年间著名歌妓,调名本此。此调有仄二体。《词谱》以苏轼“凭空跳远”词为仄体正格。一百字。前片四十九字;后片五十一字,各十旬四仄韵。此令宜于抒写豪迈感情。东坡赤壁词,句读与各家词微有出入,是变格。另有平韵格,以陈允平词为正体,用者较少。又名《大江东去》、《千秋岁》、《酹江月》、《杏花天》、《赤壁谣》、《壶中天》、《大江西上曲》、《百字令》等十多个名称。

念奴是天宝年间的歌女,《天宝遗事》载她“有色,善歌,宫伎中第一”。有一天宫中设宴招待宾客,也是人声嘈杂,无法控制,众乐为之罢奏。唐玄宗就命念奴出场演唱,并由二十五人吹小管为其伴奏。歌声、笛声两相追逐,美妙异常。唐元稹曾在《连昌宫词》诗中描写了此情此景:
力士传呼觅念奴,念奴潜伴诸郎宿。
须爽觅得又连催,特赦街中许燃烛。
春娇满眼泪红绡,掠削云鬓旋装束。
飞上九天歌一声,二十五郎吹管逐。
念奴的声音动人嘹亮,音色优美异常,唐玄宗曾经赞不绝口:“念奴每执板当席,声出朝霞之上。”念奴色艺双全,其声名一直传至后世。北宋政和年间,李方叔见一老翁善歌,曾为此戏作《品令》云:“唱歌须是玉人,檀口皓齿冰肤。意传心事,语娇声颤,字如贯珠。老翁虽是解歌,无奈